LIFE IN PARSONS #1

新生訓練 We’re Here For You / Fall 2018

賴俞含 Yuhan
8 min readFeb 20, 2019

從小到大去過多場新生訓練,但這是第一次在學校感受到自己是主角,這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

illustration: ciervo

學校簡介

帕森設計學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以下簡稱Parsons),是The New School的其中一個學院。The New School現在總共有八個學院,每個學院分別都由一名院長領導,並擁有自己的獎學金,入學標準和錄取率,獨立性很高,所以常常被誤會為是獨立的大學xD

The New School的核心理念與價值非常迷人。

晚上學校亮起來的樣子

The New School prepar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ontribute to, and succeed in a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thus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and more just place.——摘自 The New School官網

這一個學期下來,我感受到的是,學校和教授用他們的所有知識、資源、盡他們所能的站在世界最前端的,看前方有些什麼,然後回過頭來協助我們、幫我們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儘管面對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或答案,他們把所有的一切都傳授於我們,期望我們有面對未來、甚至引領世界的能力。就像在說:「未來就交給你們了(拍肩)」To be creative, innovative, and have the desire to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dedicate to solving problem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public good. 這就是身為The New School的學生背負的期望(我的自我期許: P)。

新生訓練

第一篇就從新生訓練說起吧!這邊的新生訓練和台灣很不一樣,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時間挑選想參加的活動,一部分會是學校規定一定要聽的,另一部分是彈性參加的,有學生組織籌辦的像是紐約市導覽啊、出去玩啊、還有派對和一些社團介紹等等。這樣的安排整體而言真的很不錯,不用浪費時間參加自己沒興趣的部分,必聽的演講也有不同場次可以搭配,超棒。

在台灣的時候,不論是各處室介紹、校長致詞、甚至是系主任發言歡迎大家,都有一種...台上講他們的愛講的和台下一點關係也沒有,十句話有九句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說給學生聽,而只是為了場面而說。但在這邊,很真切的感覺到每一場活動都是真心有它的意義,每個處室介紹都很有邏輯系統,認真的想用最短最簡潔清楚的方式讓學生知道他們能提供學生有什麼幫助。

最常聽到的句子是“We’re here for you”。是的,We’re here for you,他們會不斷不斷強調不論發生什麼事,不要吝於求助或發問,我們會協助你,我們在這裡。聽了真的覺得很暖也很放心,教職員的笑容總是那麼真誠,總是笑著回答問題,就算是因為學生的疏忽導致他們需要多處理些什麼他們也不會不耐煩,超可靠 : )

例如,我事前忘記要確認我的疫苗紀錄,只好在開學後直接去健康中心問我該怎麼辦。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員很有耐心的跟我解釋規定,拿表格給我填,我直接就在那邊補打了疫苗~ 打疫苗的阿姨也對我很好,整個過程都很輕鬆!

打疫苗時旁邊櫃子貼著的磁鐵

另外一件印象蠻深刻的事情是校園安全宣導,新生訓練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講槍擊事件。看了遇到active shooter的時候應該要怎麼辦的宣導片,真的有很強烈的感受,第一次這麼靠近槍擊事件的感覺,光是看影片就會有點心跳加速。我覺得宣導片拍得非常好,說明很清楚,不過內容其實非常基本,能逃離現場就逃,不能逃就躲,躲也躲不了就攻擊他,三大原則XD

除了學校基本的新生訓練之外,我自己還有去聽了一場介紹學校如何執行永續的演講,才知道原來我們學校是紐約最綠的建築!整個能源、水資源等等各方面在蓋的時候都有內建一些系統,像是用水聽說會在建築裡至少循環兩次!然後我們的學餐~~~~~食材都是選自X公里以內的小農食材,好像跟很多農場都有簽約合作,都是在地食材!餐廳也有瓷盤跟不鏽鋼刀叉可以使用 : )

餐廳招牌 The New School Burger!

系上見面會

在新生訓練的最後一天,終於見到系上的同學們了!進行的形式蠻特別的,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隨意形成分組,討論老師丟出來的一個問題,算是破冰;第二個部分是Q&A(形式非常特別,稍後解釋)。

整場系上見面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持的老師(後來發現他是系主任)言行舉止談吐中夾帶的觀念都非常棒,是聽著聽著就會熱血沸騰,被深深吸引的那種,其中有幾段話我還記得。

「The New School的成立是因應當時的時代,一路經歷二戰我們也扮演著相對重要的角色,直到現在,2019年是The New School成立的100週年,在這樣的日子,我們除了回看過去100年我們是如何走過,更重要的是望向未來,下一個100年我們要怎麼走。而,Parsons在這個世代將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成為怎麼樣子的角色,並不是我們決定,而是你們。

「這個系才成立五年的時間,且世界也一直在變動,所以你們將漸漸的發現,這也是一個正在轉變中的系。有點像有一百年歷史的紐約地鐵,要一邊維持的24小時的運作一邊維修並進步,說實話這是一件很難的事。你們也可能發現系上實際上的樣子和你所看到的宣傳的樣貌不太相同,這都很正常(大家大笑)」

「你當然可以以消費者的身份跟我爭論你花錢買的並不是這樣子的東西,但換個角度想,你們現在全都是參與者了,你可以成為轉變的一部分、進步的一部分。若你們在這過程中有遇到任何系上的不足,歡迎提出建議、解決方式,讓這個系能長成我們眾人心目中的樣子,Wellcome to challenge us,but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push you too.

另外還有個老師說,Teaching is learning in public.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teach me. 真心覺得這裡的老師有點太感人了。

沒有當時的照片只好放一張最近上課的照片哈哈,很喜歡上課的氛圍,這個之後會再聊!

剛剛前面提到的第二部分Q&A,有別於一般就是學生舉手發問,老師回答這樣子很明顯上對下的互動,當天系主任指揮大家把椅子排成兩個圓圈。裡面一個小圈,大概六七張椅子,外面一個大圈放剩下所有椅子。內圈坐著三個老師兩個碩二生和剩下幾張空椅子,外圈散落著所有新生。

然後!內圈就自動的開始隨意閒聊,分享經驗,外圈有任何人聽到有興趣的話題或是想問問題就直接走上前坐下加入,問完聊完想退出就走掉,座位滿了也可以拉椅子加入,一切都非常自由且自然,其他人就在外圈默默旁聽。很酷吧XDDD

當時除了興奮,其實還是有點怕XD 語言的隔閡真的不是普通的大。在第一階段的分組討論破冰時,人數大概超過三人我就會完全失去發言機會,因為他們都講太快了,完全來不及插話,然後會出現掌控力超強很愛講話的人狂講,超崩潰的。而且講英文腦袋運作的方式真的不太一樣,所以反應又比講中文慢半拍。

那時候覺得,拼過這一個學期應該就會很了不起(事實上過了一個學期覺得也沒進步多少,就是亂講,然後大家都聽得懂哈哈哈)。最後再補一句,外國名字也、太、難、記(大崩潰)。(還好現在都,大約記得了,大概 XD)

這就是我Life In Parsons的第一篇啦,謝謝你們閱讀到這裡,喜歡的話請多拍手給我鼓勵(上限是50下歡迎按滿xDDD)!第一次讀我的文章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個系列的前言還有我經營Medium的初衷,歡迎追蹤加入聽故事的行列 :)

系列前言:

以下是閒聊和碎念歡迎跳過XD

開始上課之後真的是非常非常忙,有空休息的時候真的也就只想好好休息,所以寫文才寫這麼慢(明明就是懶惰),真的讓大家久等了。最近收到好多新的追蹤和拍手,覺得被我放生這麼久文章卻還是一直有人在支持,好心虛哈哈哈。所以最近決定重振一點,希望能提升發文的頻率,除了學校文,其他系列也會並行呦。(但是這陣子要忙做作品集和找實習所以,說會開始寫到真的發文還要一陣子,請大家耐心等候XDD)

真的謝謝你們,下次見!

--

--

賴俞含 Yuhan
賴俞含 Yuhan

Written by 賴俞含 Yuhan

有好多想法好多話想和所有人說,想說我如何喜歡土地,如何喜歡自然,如何身在紐約心在台灣。#環保 #新創 #設計 #練習

No responses yet